当地时间6月27日,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·坎普在一份声明中称,已要求苹果和谷歌公司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应用程序从德国的应用商店里下架,理由是所谓“数据保护”方面的担忧。
坎普宣称,DeepSeek“非法将用户个人数据传输至中国”,并要求苹果与谷歌尽快审查这一要求,决定是否在德国封禁该应用程序,不过她未设定具体处理时限。消息传出后,谷歌方面表示已收到通知,正在进行评估;而苹果公司截至目前暂未回应。若这一要求最终落地实施,DeepSeek在德国市场的发展将遭受重创,其在欧洲市场的布局也可能受到连锁影响。因为一旦德国针对DeepSeek的下架要求继续推进,按照欧盟相关规定和市场逻辑,很可能会导致欧盟范围内对该应用程序的禁令。
事实上,这并非DeepSeek首次在海外市场“碰壁”。今年1月,意大利就以“个人数据使用不透明”为由,将DeepSeek应用从应用商店下架;荷兰禁止政府设备使用该应用程序;比利时“建议”政府官员不要使用,相关分析仍在进行中,以评估应采取的应对方式。美国那边也不消停,国会议员计划提出法案,禁止联邦政府机构使用中国开发的AI模型。
DeepSeek成立于2023年,由幻方量化创立,专注开发大语言模型。别看成立时间短,发展势头却很猛。2025年1月发布官方App后,迅速在140个国家的苹果App Store下载排行榜登顶,在美国的Android Play Store也占据榜首,累计下载量超1.1亿次,周活跃用户规模最高近9700万,还和不少车企、通信运营商合作,接入政务系统。可以说,DeepSeek在全球AI市场上,已经崭露头角,其快速崛起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关注。
面对部分国家传出禁止或限制使用DeepSeek的消息,今年2月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明确表示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,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法形式采集或存储数据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,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、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,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。
据保创云随身WIFI了解,德国此番以“数据保护”为由要求下架DeepSeek,背后的真实意图值得深思。从科技竞争角度看,近年来中国AI技术发展迅猛,DeepSeek推出的R1大模型以560万美元超低成本训练出性能接近GPT-4的AI系统,仅用约2000片英伟达GPU,而竞争对手通常需要1.6万片。这样的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,给欧美传统科技强国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,限制DeepSeek或许是为了给本国AI企业争取发展空间。从地缘政治层面分析,欧美部分国家一直试图在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围堵,通过设置各种障碍,阻碍中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,维护自身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。在商业利益方面,DeepSeek性能出色、价格亲民,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,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,直接冲击了欧美AI企业的商业利益。
对于中国AI企业而言,DeepSeek面临的困境敲响了警钟。在出海过程中,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,不断完善技术和管理体系,积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合规要求;另一方面,要加强与海外监管机构和市场的沟通交流,主动公开技术架构与合规承诺,建立信任。从宏观角度看,中国AI产业应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,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核心竞争力,降低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。
德国要求苹果和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这一事件,表面上是数据保护问题,实则是全球AI竞争、地缘政治博弈和商业利益争夺的缩影。未来,中国AI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,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,如何在技术创新、合规运营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找到平衡,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而这一事件的后续发展,也将对全球AI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,值得持续关注。